2023-05-26
“对于在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而言,拥有国际象棋‘世界棋王’荣誉具有重要意义。”
撰文| 王亚坤
《看天下》杂志原创出品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经过18轮鏖战,来自中国的丁立人终于赢了。
4月30日晚,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,18盘棋下完之后,丁立人击败俄罗斯棋手涅波姆尼亚奇,赢下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,成为136年来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世界棋王。
棋王称号来之不易,在国际象棋界,只有通过层层选拔赛,击败其他对手,成为唯一的胜者,才能成为挑战者,获得挑战现任棋王的机会。
因为疫情,丁立人错过了太多国际比赛,本没有这个资格。但是,2022年,称霸世界棋坛10年的卡尔森宣布,自己再无动力寻求卫冕,放弃参赛,丁立人递补获得了资格,和原本的挑战者竞争棋王宝座,而他也抓住了机会。
1992年,丁立人出生在浙江温州,父母给他起名“立人”,出自他们最喜欢的儒家名言: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
4岁时,小丁立人在爸爸的带领下开始学棋,在17岁成为特级大师,并在而立之年过去不久,登上了世界之巅。
这时,他身后的一座城市,也随着丁立人成为“棋王”,引起了人们的好奇——你在全世界几乎都能见到这座城市的商品,如今,又能在全世界国际象棋圈子里,听到它的名字。
一个人,一 场仗和一座城
这一场仗,打得异常艰难,一度,丁立人一直落后于对手涅波姆尼亚奇。毕竟,都是有资格争夺“棋王”的人,能力差别不会太大。
14轮慢棋对抗,最终以7:7打平。这一系列比赛,从4月9日,一直打到29日。期间,丁立人数度落后,又顽强追平。4月30日的最后一局,更是直接搏杀了6小时33分钟。
慢棋平局收场后,4月30日两人又开始了4局快棋一决胜负。前3盘,又都是和棋,直到最后一局,丁立人才艰难胜出。
31岁的丁立人赛后说,自己回到休息室里,哭了很久。
西班牙《先锋报》也感慨道,丁立人开启了国际象棋新时代。这家报纸甚至认为,其夺冠背后,与中国的影响力亦有关系——“对于在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而言,拥有国际象棋‘世界棋王’荣誉具有重要意义。”
国际象棋领域的最高赛事,就是世界冠军赛,无论男女都可以参加。只有赢得这项比赛,才会被公认为国际象棋界的“当世第一”。在赛事的136年历史中,只有16个人成功做到,丁立人是第17个。相比其他体育项目的冠军,这个数字简直少得可怜。而丁立人,更是第一位赢下“棋王”的中国人。
在丁立人之前,他的“师姐”诸宸曾在2001年前赢得了女子国际象棋世界锦标赛,成为“棋后”。不过,这个比赛只对女性开放,其影响力,还是要弱于世界冠军赛。
说“师姐”,是因为两人有一个共同的教练,徐俊。两人也都来自温州——它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座同时拥有棋王和棋后两座桂冠的城市。
之所以能从温州走出,和当地的国际象棋传统有关。很多人或许不知道,这座以小商品闻名全球的城市,也是中国的“国际象棋之都”。
民国时期,一代“棋王”谢侠逊就是温州平阳县人。谢侠逊学中国象棋出身,以中国象棋入国际象棋。1935年,他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、英、美、德、奥五国“银龙杯”赛,夺得国际象棋个人冠军,并从1930年代初期就在家乡传授国际象棋弈法。
1956年,国际象棋被当时的国家体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,温州人冯炳荣在首次全国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,在温州掀起了一波国际象棋热。
1990年,叶荣光更是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“国际象棋特级大师”称号的棋手,这在当时极为轰动,“因为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象棋特级大师……这个特级大师称号在当时至少是影响了一代人。”叶荣光回忆称。
文化的传承归根结底要靠人,从谢侠逊到叶荣光,再到诸宸和丁立人,每一代棋手的成功,都让温州国际象棋界的热情更加高涨。光是相关赛事,这座人口不过几百万的城市,就举办了很多,比如“棋城杯”“诸宸杯”“希望杯”等,哪怕是幼儿赛事,都有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历史。
在这样的氛围下,家长也乐意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,甚至是专门的国际象棋学校学棋。虽然未必人人能成为国手,但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,养成遇事冷静,沉着稳重的心态。
据新华社报道,1990年,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象棋公开赛上,中国选手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温州,其国际象棋人才培养能力,可见一斑。
1995年,时任温州副市长陈莲莲从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手中接过“全国国际象棋之城”的铜匾,此后的20多年里,这一称号被温州独享。
数学家之乡
丁立人喜欢数学。在温州市实验中学读初中时,每天放学回家,他会最先写数学作业,因为当时在数学竞赛班里,数学作业量比较大,他数学成绩不错,又感兴趣,写数学作业比较快,所以先写,语文最后写。
除了数学,丁立人还迷上了同样“烧脑”的日本动漫《名侦探柯南》,以至于后来保送进北大时,对侦探破案感兴趣的他,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律专业。虽然事后丁立人不无懊悔地发现,两者不是一回事。
数学和下棋是相辅相成的,两者都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,数学家格哈尔基在其论文《数学家的自白》中写道:“拆解国际象棋的棋题正像解数学题一样,而下国际象棋就仿佛是在进行数学运算。”
对此,中国第一个“国际象棋特级大师”叶荣光深有体会,“数学很重要,我们当时去少年宫招生的时候,首先是要求数学好,学了国际象棋之后,往往对数学也会有帮助”。
无巧不成书,作为“中国国际象棋之城”的温州,同样有浓厚的数学氛围,产生过苏步青等一批数学大家,甚至享有“数学家之乡”的美誉。
在历史上,受南宋以来温州“永嘉学派”务实、强调事功的影响,温州有重视算学的传统。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等人就认为,数学本身为传统六艺之一,又是西方自然学科的基础,所谓“明算学而旁及其他”,要救国须学好这门基础学科。
1877年,中英《烟台条约》签订,温州开埠,温州人也掀起了海外留学的热潮。据统计,1898年至1949年间,温州有397人出国留学,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学的就是数学。
在新政权建立初期,国内大学里的数学系主任,温州籍的就占四分之一。
温州政府也珍视自己的数学氛围,在温州,和国际象棋一样,数学也是从娃娃抓起。从2002年开始,温州就启动了“数学家摇篮工程”。有100多所学校获批成为“数学家摇篮工程”活动基地,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学和初中。
20年来,温州累计有426名学生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获得赛区一等奖,41人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,6人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(IMO)金牌。此外,温州中学学生团队还获得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唯一金奖。
丁立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培养出来的,喜欢数学的他,竞赛拿过市里的二等奖。4岁学棋的他,有老师带,有父母支持,有队友切磋,还有一系列比赛作为舞台,一旦展现出天赋,就有机会被发掘和重点培养,有希望把爱好作为终身志业。
赢下棋王争夺战后,丁立人掩面哭泣,他为这一刻付出了太多。现在,王座上的丁立人将面临来自全世界的挑战者,那美好的仗还没有打完。
*资料来源:新华社、《中国青年报》、浙江宣传公众号、
《温州日报》、温州发布、温州市实验中学公众号等。